
2019-07-01
《長江安徽段船舶定線制規定(2019)》共6章32條和7個附錄,傳承了《長江安徽段船舶定線制規定(2010)》的優點和章回結構。繼續以分道通航制為主要定線措施,規范船舶航路、航行,繼續遵循船舶各自靠右、大船小船分流、減少航路交叉及過錯責任原則,取消了2010版「第六章 責任」章節。新規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與2010版相比,新定線制具有以下特點:
1. 提高了航道水深的維護標準;
2. 錨地、停泊區設計更加合理;
3. 取消了陳家洲航行警戒區;
主要修改內容如下:
一、復雜水域 船舶在經過下圖中復雜水域明確要求應保持高度警惕,加強瞭望,謹慎駕駛,注意橫越船動態,同時增加了「提前采取減速、停車等有效措施協助避讓?!?/span>
二、 責任條款 2019版刪除了2010版的「第六章:責任」章節,增加了「第三十一條: 海事管理機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及有關規定依法對違反本規定的行為予以處罰?!箤⒇熑螚l款指向對違法行為描述更加全面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
三、 維護水深 提高了通航分道的維護水深,水深維護航段的分割由原來的兩段分為三段維護,提高了高安圩以下航道的水深利用。
航段 | 時間 | 維護水深 |
慈湖河口至蕪湖長江大橋 | 6月1日至9月30日 | 10.5米 |
10月1日至5月31日 | 9.0米 | |
蕪湖長江大橋至高安圩 | 6月1日至6月30日 | 8.5米 |
7月1日至8月31日 | 9.0米 | |
9月1日至9月30日 | 8.0米 | |
10月1日至5月31日 | 7.5米 | |
高安圩至錢江嘴 | 12月1日至3月31日 | 6.0米 |
4月1日至4月30日 | 6.5米 | |
5月1日至5月31日 | 7.5米 | |
6月1日至6月30日 | 8.5米 | |
7月1日至8月31日 | 9.0米 | |
9月1日至9月30日 | 8.0米 | |
10月1日至10月31日 | 7.0米 | |
11月1日至11月30日 | 6.5米 |
四、 烏江水道 烏江水道單向通航航路維護水深提高。
航段 | 時間 | 維護水深 |
烏江水道 | 1月至3月、12月 | 4.5米 |
4月、5月、10月、11月 | 5.0米 | |
6月至9月 | 6.0米 |
五、 推薦航道 新規對推薦航道的位置作了微調,仍保持三段通航分道的外側設置上行船舶推薦航路,航路標準仍保持:寬度100米、水深不小于3.0米。
原位置 | 調整后的位置 |
東埂塔形側面標至#179白浮 | 馬橋#5白燈船(橋區上界?。┲陵惣抑拗兴蝹让姘稑?/span> |
#202白浮至太陽洲尾塔形側面標 | #207白浮至太陽洲尾塔形側面標(不含銅陵長江公鐵大橋水域) |
土橋中塔形側面標至#250白?。ú缓~陵長江公路大橋水域) | 保持不變 |
六、 深水航路 深水航路仍定義為通航分道分隔線左右兩側各100米范圍內,取消原來的維護水深,調整為:由航道部門據實發布。
七、 航行警戒區 航行警戒區取消了陳家洲航行警戒區,保留目前的黃洲新灘航行警戒區和攔江磯航行警戒區。黃洲新灘航行警戒區的航行規定增加了“禁止船舶在5級以上大風或能見度低于1500米等惡劣天氣以及夜間上行通過黃洲新灘航行警戒區“的航行規定。其它航行、控制規定保持不變。
八、 支汊水道 支汊水道需要注意的是船舶在選擇從太平府水道和銅陵東港水道通過時原來是根據航道的實際水深選擇通過,新規修改為根據航道的實際維護水深來選擇通過,看來航道部門是要定期發布這兩個支汊水道的維護水深了。
九、 錨地、停泊區 長江安徽段原設5個錨地和14個停泊區,新規調整為10個錨地和11個停泊區。部分錨地的尺度和用途作了調整,船舶在選擇錨地時應注意。新規的錨地、停泊區控制點坐標仍有錯誤存在,如新生洲停泊區A點坐標的經度118o24′46.79”應為118o29′46.79”,船舶在海圖作業時注意,以實際錨地浮標為準。